大張偉最調皮也最與自己投契“和年輕人在一起總是好玩的”  
	 
	這一次對蔡瀾先生的采訪是緣于他最近錄制的一檔綜藝節(jié)目《我們的師父》。節(jié)目的四位成員于曉光、大張偉、劉宇寧、董思成組成“GSG男團”到全國各地拜師學藝,其中香港站的師父便是蔡瀾。提及對徒弟四人的印象,蔡瀾均給予了很高的肯定及夸獎,“老大(于曉光)穩(wěn)重,老二(大張偉)活躍,老三(劉宇寧)靈敏,老四(董思成)勤力。”其中大張偉更是被師父蔡瀾點名說是最調皮同時也最跟自己投契的一個。雖然蔡瀾對他們贊不絕口,但是節(jié)目一開始蔡瀾可是給了他們不小的挑戰(zhàn)——在餐廳打工,并且要完成五萬塊的營業(yè)額要求。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打工,四位成員都顯得有點手忙腳亂。蔡瀾則在一旁像個慈父般默默觀察著徒弟們的工作,如果遇到徒弟們搞不定的事情比如說遇到外國客人語言不通,他會上前幫上一把,在師徒五人齊心協(xié)力下任務得以圓滿完成。打工告一段落后,蔡瀾又帶著徒弟們到廚房讓他們以“媽媽的味道”為題來進行廚藝PK。徒弟四人使出渾身解數,呈現出一道道有著媽媽味道的拿手好菜讓“最會吃的”師父蔡瀾品嘗。在徒弟們煮的菜當中,蔡瀾給予了老幺董思成的可樂雞翅最高評價。
	說到蔡瀾,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他其實也是香港著名的電影監(jiān)制,監(jiān)制的作品包括多部成龍的經典電影,像《快餐車》《龍兄虎弟》和《城市獵人》等等。在這次拜師過程中,為更好地了解師父蔡瀾,GSG男團還特意拜讀了師父的新書《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并萌生出拍時下最流行的VLOG來幫師父宣傳新書的想法。就這樣,時隔多年蔡瀾意外地再次擔任監(jiān)制,只不過是VLOG而不是電影,還身兼兩職客串演員,在導演大張偉的帶領下師徒五人一起拍了個好玩的短片。對于這次新奇的拍攝經驗,蔡瀾也樂在其中,“VLOG很像從前的MTV, 我們玩慣的。徒弟們發(fā)自愛心,我當然滿意。”當記者追問帶徒弟好玩嗎時,蔡瀾更是高興地分享道:“和年輕人在一起總是好玩的。”
	 
	香港才子金句頻出
	“多吃,多旅行,多交友”  
	 
	采訪蔡瀾是通過微信,記者擔憂先生年事已高打字不便,就提出可以用語音回答。誰料蔡瀾一口回絕,并發(fā)來這樣一段幽默的文字:“我鄉(xiāng)音特重,出現在鏡頭前無奈,但還是遮丑好。”這樣犀利的文字是蔡瀾近年來為大眾所津津樂道的除了美食以外的另一大標簽,特別是這兩年他在微博評論里與網友的互動更是引發(fā)熱議。例如有網友問他:“怎樣擁有喜歡的人”,他回道:“人,是給你擁有的嗎?”有人問:“當您覺得生活特別苦特別乏味的時候該怎么辦”,他回答:“吃糖。”還有網友問:“為什么32歲了還是找不到男朋友”,他留言說:“42歲再問。”評論一路看下來既讓人笑得開懷,同時也引大家深刻地思考了一番人生哲理,所以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希望能在網上多看到他的金句與段子。但蔡瀾哪是個走尋常路的人,他直接回應:“只在新年開。”
	 
	有人認為蔡瀾與金庸、黃霑、倪匡并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好像不夠格,對此,蔡瀾自己也謙虛道:“金庸先生是大家,我們是小嘍啰。”但無論從“食神”稱號,到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監(jiān)制,再到如今著名的金句段子手,蔡瀾絕對配得上“才子”這兩個字。他對人生的通透超乎很多常人的見解,他敢直言“網紅美食多數食相不佳”;也會在健康與好吃中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因為“健康后會悶死”;也會直接放話說與好友亦舒“老死不相往來”,因為“不相往來,不代表不互相思念。”很多人好奇怎樣能做到他現在這種“參透人生,笑看風云”的狀態(tài),蔡瀾給出的唯一建議便是“多吃,多旅行,多交友”。年過70的他仍然愛好廣泛,旅行,讀書,書法,篆刻,寫作,做生意,發(fā)呆,只要能動他便不會閑著,不是在去旅游的路上就是在去吃美食的路上,真的是把自己的人生過得瀟灑自如。
	 
	南都娛樂×蔡瀾
	“人生已不多驚喜”  
	 
	記者:幾個徒弟里面您最喜歡哪一個?  蔡瀾:  最喜歡小徒弟董思成。小徒弟(董思成)一直默默耕耘。
	 
	記者:這次錄制,覺得哪個徒弟最會吃?  蔡瀾:  大師兄(于曉光)會做會吃。
	 
	記者:哪個徒弟最調皮?  蔡瀾:  二師弟(大張偉)調皮。
	 
	記者:可以點評下四位徒弟各自的優(yōu)缺點嗎?  蔡瀾:   老大穩(wěn)重,老二活躍,老三靈敏,老四勤力。
	 
	記者:平時吃飯是有私廚嗎?好像也有開自己的店?  蔡瀾:  沒有私廚,自己做較好吃。
	 
	記者:最希望能教給這些徒弟們什么呢?  蔡瀾:  教人事,從無目的。
	 
	記者:有沒有覺得現在年輕人太喪了、低欲望,如何才能像您一樣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  蔡瀾:  會??次釙:煤脤W習天天向上。
	 
	記者:如果覺得打字太辛苦,您可以語音回答的。  蔡瀾:  我鄉(xiāng)音特重,出現在鏡頭前無奈,但還是遮丑好。
	 
	記者:此次是您首次參加文化品格傳承類節(jié)目,您在這趟旅程中有什么意外的驚喜嗎?  蔡瀾:  人生已不多驚喜。
	 
	記者:對于現在的網紅美食您怎么看?  蔡瀾:  網紅美食多數食相不佳。
	 
	記者:現在網上很多吃播,您對這類流行文化怎么看?  蔡瀾:  直播吃的也是食相極差。
	 
	記者:會不會嘗試一下現在的網紅食品?  蔡瀾:  不會。
	 
	記者:好吃與健康,要二選一的話,更看中哪個?  蔡瀾:  當然是好吃,健康后會悶死。
	 
	記者:有些食物好吃卻不健康,您會吃嗎?  蔡瀾:  不吃會餓死。
	 
	記者:美食之于您意味著什么?  蔡瀾:  美好人生。
	 
	記者:每年一月開微博評論回復網友,大家都很愛看您的金句和段子,不考慮再多開一個月評論嗎?  蔡瀾:  只在新年開。
	 
	記者:建議年輕人讀哪些書?  蔡瀾:  什么書都看。
	 
	記者:蔡瀾先生可謂是玩轉社交平臺,微博抖音都不乏您的身影,想問您活躍于社交平臺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嗎?  蔡瀾:  喜歡年輕人。
	 
	記者:喜歡年輕人,年輕人身上的哪些特質吸引您?。?nbsp; 蔡瀾:  自己漸漸失去的天真。
	 
	記者:電影制片人、美食家、專欄作家、節(jié)目主持人、商人……外界給您貼了很多標簽,您如何形容自己?  蔡瀾:  一個地球人。
	 
	記者:除了美食相關的事情,您平時還有哪些興趣愛好呢?  蔡瀾:  旅行,讀書,書法,篆刻,寫作,做生意,發(fā)呆。
	 
	記者:您旅行喜歡去什么地方?  蔡瀾:  沒去過的。
	 
	記者:您現在和好友亦舒還是書信來往嗎?  蔡瀾:  與亦舒老死不相往來,她與她哥哥也一樣老死不相往來。
	 
	記者:為何與亦舒老死不相往來?之前您不是給她寫了一封信嗎?  蔡瀾:  不相往來,不代表不互相思念。
	 
	記者:作為一家餐廳的經營者,您覺得鼓勵員工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蔡瀾:  加薪。
	 
	 
	 
	記者:節(jié)目中您也曾跟徒弟們提到當年傳奇歌手黃家駒的葬禮是您一手操辦的,當時您為什么會去負責這個事情呢?  蔡瀾:  我和富士電視臺關系良好,又懂得以日語交談,這件事當然交我處理。
	 
	記者:現在出現了很多的當紅小鮮肉,您會去聽這些時下流行的音樂嗎?您怎么看當下這么多流量“小鮮肉”的躥紅?  蔡瀾:  沒那么多時間可花。
	 
	記者:在您的采訪或者書中,總會出現頗富感悟的“人生金句”,要怎樣才能做到您現在這種“參透人生,笑看風云”的狀態(tài)呢?  蔡瀾:  多吃,多旅行,多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