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店是15元自助旋轉小火鍋,2017年下半年開始營業(yè),1年下來光顧過兩三次,某天下班路過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店門已經(jīng)被鎖上了,店門上貼著白紙黑字“轉讓”,心里不禁感慨了一下,吃不了吃虧吃不了上當?shù)男〉陜海K于還是涼了。
	還有一家開業(yè)時間最早、生意也是最好的小火鍋店,老板是一對年輕夫妻,應該是2016年開始營業(yè)的,門面房20平左右,是商鋪那種最小的筒子隔間,18個座位,店內提供50余種菜品,10余種飲品,10種特色鍋底,小料自助免費,一元一簽。
	 
	就是這么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20㎡旋轉小火鍋店,每天11點營業(yè),晚上12點才關門,吸引了一大批忠實顧客。
	 
	那么,這背后有哪些講究呢?
	 
	1 做乘法
	剛開業(yè)的時候,老板就建立了“小火鍋粉絲群”,我進群的時候,群內已有100多人。老板說,“老客戶基本都加了微信群的,現(xiàn)在群里300多人,我經(jīng)常會在群里給老顧客發(fā)發(fā)紅包,錢雖然不多,就是圖個熱鬧嘛。”
	 
	他說這個建議是正在上高中的閨女提的,現(xiàn)在年輕人追星都有粉絲后援會,明星要是一有什么活動,群主在群里馬上傳播,大家都知道了,做餐飲也應該都是一個道理吧。
	 
	老板還經(jīng)常在群里發(fā)布一些優(yōu)惠信息和新菜品,收集顧客的建議反饋,經(jīng)常與粉絲互動,熱鬧得很。雖然我算是“僵尸粉”,但群里不乏那種喜歡互動喜歡分享的人群。
	 
	2 做除法
	店面裝修算是簡單干凈,和老板聊天時,說是1萬元基本能下來。在家門口吃飯,相比那些復古、工業(yè)風等主題餐廳,我更想選擇一家舒舒服服,干凈明亮的餐廳。
	 
	老板說,很多人開店失敗的原因是財務規(guī)劃沒有做好,把預算都花在裝修設計上面,再扣掉其他的設備器具、桌椅等,已所剩不多,裝修費用是預算中伸縮最大的,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千萬不要超預算 。
	 
	最后,老板得意地透露:“店里每天客流量不低于200人,日營業(yè)額固定就有3000元。除去食材成本費、租金支出和其他費用,一個月凈利潤有3萬來塊錢。小火鍋沒有淡季,一年到頭生意都很穩(wěn)定,如果是打工的話,可能五年也賺不了這么多錢啊”。
	 
	3 做加法
	上周和朋友來這家店約飯,進店發(fā)現(xiàn)墻上的鍋底廣告頁換新了,除了傳統(tǒng)口味,又上了藤椒、金湯和酸菜3種鍋底,我和朋友就果斷點了藤椒和酸菜的,不到1分鐘,老板就把鍋底端了上來。
	 
	雖說口感沒有大火鍋的濃郁地道,但2塊錢的價位還能嘗到這個味兒,也算是高于心理預期了,回頭我就介紹給了附近的朋友。
	 
	除了常見菜,店里也不斷有新菜加入,比如“牛鞭花”、“油炸小酥肉”等,涮菜和時令水果也根據(jù)季節(jié)在調整,冬天會上“肺片”、“雞心鴨胗”、“羊肚菌”這些滋補御寒的菜品,而夏天會上“小番茄”、“竹筍”這類解膩的食材。
	 
	一些成本比較高的盤裝牛羊肉、蝦滑、毛肚等火鍋必備菜,也作為單點菜品加入到了菜單里,價格也都不貴,平均定價20元一份,主要滿足單點的顧客。
	 
	4 做減法
	根據(jù)觀察,超過6點到這家店基本都需等位,一月份鄭州大雪,很多人寧愿站在門口等著,也不愿去其他家就餐。
	 
	店里后廚由老板負責,鴨血、豆腐、土豆等不容易保鮮的菜品多是現(xiàn)切現(xiàn)串,為了保持食材不變色,端上來還一直在清水中浸泡。老板娘則是在前廳添菜加湯,客人一走,就立刻把碗筷臺面收拾干凈,招呼下一位進來。
	 
	餐具是自助領取的,小火鍋店里里外外都是老板夫妻兩人操持,只在高峰時期偶爾會見到1個兼職大學生。
	 
	年輕顧客都愛掃碼支付,為了防止丟單,倆人還給店里買了一臺美團收款音箱,消費者掃碼付款后可直接離開,音箱能自動播報金額。